01

司马迁:史家绝唱

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达30年之久。父亲病故后,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做了太史令。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 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开始了《史记》的编写。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入狱并遭受腐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他曾一度想自杀。但是,想起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他便以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人在逆境中发奋有为来激励自己,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16 年的奋发努力,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素材运用】

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即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而当我们遇到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

挫折、意志、信念、生命的价值


02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幼年生活艰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深知贫穷、无依无靠的滋味。在少年求学时,他生活得非常艰苦,为了节省,他先让粥冷却,然后划成若干块,把咸菜切成碎末,当作一天的饭食。这便是典故“划粥割齑”的来历,也是范仲淹艰苦生活的深刻写照。

范仲淹在“未贵显”之时,见族人贫富有差,贫者生活困寒,便有志设立一个组织以赈济贫困族人,只是身无多余之财。晚年,范仲淹在其原籍地苏州购买田地1000多亩,建立了“范氏义庄”。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生活。范氏义庄除救济范氏族人外,外乡的亲戚若确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

针对范仲淹把财产捐出来设立范氏义庄,曾有人规劝他:不如到洛阳修建园林,作为养老享福之所。对此,范仲淹淡然回答:“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儿子续增条款,范氏子孙不断捐赠田地,范氏义庄继续维持。

范氏义庄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的民间慈善组织。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末的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依然有田5300 余亩,而且运作良好。这个持续了 800 多年的范氏义庄,堪称我国慈善史上的典范。

【素材运用】

国之英者,时之楷模。基辛格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些“最勇敢的人”是杜甫,他身居漏雨茅屋,却期望得广厦万间庇护天下寒士;是范仲淹,他“先忧后乐”,晚年时捐出一生积蓄救济世人;也是鲁迅,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时代楷模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丽篇章。

【适用话题】

勇于担当、悲悯情怀,心怀天下


03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从小好读书,善思考,博闻强识,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政治家。他 22 岁中进士,为官后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兴亡。任地方官吏时,他体恤民情,赈济灾民,兴修水利,改善交通,造福一方。20年的地方官生涯,使王安石对当时的社会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北宋的统治危机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为他以后的变法奠定了基础。官至丞相,他没有贪慕富贵,耽于逸乐,而是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这场旨在富国强兵的大变革气势之宏大,内容之全面,可谓前无古人。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官僚集团的利益,反对的声浪排山倒海而来,反对者们欲除之而后快。王安石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和气魄力排众议,激流勇进,与保守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由于保守派的势力非常强大,王安石变法功败垂成。1074年和 1076 年,心力交瘁的王安石两次被罢相,他传诵千古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便作于变法失败后:“……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国家大事,千秋大业化为笔底波澜,忧国之情、治国之志力透纸背。

1085年,神宗去世,保守派代表司马光任宰相,在一年的时间里将推行了16年的新法几乎全部废止。正在病中的王安石见此情景,忧心如焚,病情加剧。1086年,王安石于悲愤中与世长辞。


【素材运用】

时光从你容颜剥落,一点点流沙般走失你曾坚持的斗争。王安石与司马光之争,只是宋王朝的哀语。

王安石持笔立于城上,飘扬的衣袂翻涌成天边奔腾的云海,可为自己的改革措施,固执地与司马光相争,二人龙争虎斗,结果只是两方的败北,国家的心痛,破碎了一个海晏河清的梦。同为忠臣,铮铮铁骨,终落得互伤元气。试想当初,若王安石一时不合,马上合作,司马光退一步思忖,相与同事,将方案融合,则将天下太平,居常则长法知礼,临敌则至命争登。


【适用话题】

变革、逆境、人生境遇


04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是北宋理学开山之祖,在其著作《太极图》中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其学说推动了后世理学的发展,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夸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后来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周敦颐性情朴实,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做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在其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种植莲花,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素材运用】

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事实上,近朱者未必赤,例如三国时代,管宁与华歆为友,管宁洁身自好,华歆则贪权好利,后来甘当曹操的鹰犬,丝毫没有受管宁的熏陶;近墨者也未必黑,屈原事楚平王,身边多有奸佞小人,而屈原忠心为国,沉江而死。周敦颐《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之句,赞扬的正是这类人物。其实到底是赤还是黑,到底是成才还是堕落,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


【适用话题】

洁身自好、博爱仁义


05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天导师”之一(另外三人为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王国维是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是融会中西、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儒。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学、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越,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抹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素材运用】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濡染了数十载的王国维,有意无意中将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整个清朝的文化认同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当他热爱的旧文化在时代的烽火中“无可奈何花落去”,当他历经了执着的追求,痛苦的彷徨,深深的矛盾,重重的苦恼后,最终选择了平静地接受湖水和死亡的洗礼,以肉体的消逝换取精神的永生。


【适用话题】

博学、治学境界、创新


06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稼轩居士。忘不了《青玉案·元夕》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不胜收,忘不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里“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愤凄怆,忘不了《摸鱼儿·暮春》中“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的怒吼痛斥,更忘不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壮怀激烈。南宋词人辛弃疾,壮怀犹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

辛弃疾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自幼丧父,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自小便立下抗击金人、收复山河的宏愿。公元 1161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风雨飘摇。身处北地的辛弃疾毅然组织两千多人举起了反金的义旗,浴血杀敌。不久他率军南下归宋,渴望能联合朝廷,尽展其雄才大略,横戈杀敌。然而南宋王朝甘心向金朝俯首称臣,纳贡求和,将其调到远离前线的后方任职,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傲然不屈、刚正不阿的性格又使得他屡遭排挤,一生仕途坎坷。嘉泰三年,朝中大臣韩侂冑准备出兵北伐,64岁的辛弃疾被起用从军,未料此时又生波折,正备战北伐的辛弃疾被朝廷再次罢去官职。开禧二年,北伐失败。次年,辛弃疾在悲愤中高呼数声“杀贼”后与世长辞。


【素材运用】

辛弃疾是胸罗万卷、驰骋百家的千古词才,又是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杰出武将。想当年,他率领义军南下归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创建湖南飞虎军,保家安民,威震一时。然而世道凶险,忠不能用,一纸弃用的诏令无情地粉碎了他精忠报国的英雄梦。他痛苦难抑,悲情无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他独上落日楼头,“栏杆拍遍”,却“无人会、登临意”,空留“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的彷徨;他挑灯看剑,梦回沙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却徒留“可怜白发生”的悲叹。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光漫漫,大浪淘沙,京口北固亭上依然回响着辛弃疾气壮山河的声音。这位“胸怀万里神州,肩负千秋大业”的词人已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


【适用话题】

立志爱国、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