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诗人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写下了这首诗。要表达出作者当时的“创作冲动”,需要理解感受,也需要朗诵技巧。借康辉、徐涛两位老师的朗诵,我们来讨论虚实变化和语势变化的技巧。
虚实变化✦
朗诵中如果没有虚声的运用,就容易让人感觉“干巴巴”的。注意虚实变化,对摆脱固定腔调,提升感染力,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一句话,康辉老师在“鸟”这个字上“实转虚”的处理,很有感染力。
鸟(niǎo)字头“ni”是实声,声带振动。“ǎo”转为虚声,即声带由闭合变成打开的状态,只有气息摩擦,没有振动。
这种虚实瞬间转换一开始不容易掌握,可以用说话的距离感来调节。面对面交谈通常是实声,耳语的时候声音自然就转虚声了。
“鸟”在大众的认知当中,是一个较“小”的对象,再加上这是作者的“想象”,结合这首诗凝重的基调,加入“虚声”来表达是贴切的。
同样采用虚实变化的,如:
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虚声)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激怒的风”(实声)与“和那来自”(虚声)的转换,就形成了“刚”和“柔”对比,也能体会到“近”和“远”的变化。
随着“悲愤”、“激怒”的人民不屈不挠地抗争,坚信“黎明”就在不远处。
——然后我死了(虚声),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死了”(虚声)和“羽毛”(实声)形成一个虚实的对比,表达出至死不渝的强烈情感。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深化主题,语气分寸不容易把握,也可以尝试虚实结合的技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蓝色字:虚声)
“土地”一词可以用坚定的实声突出来,而“爱”转虚声,形成虚实对比,表达出朴素、真挚的感情。
语势变化✦
诗歌朗诵容易受文字形式的束缚,导致固定语调。要让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的表达不一样,需专注表达的目的。
比如,作者用“嘶哑”一词与平时大家习惯的鸟儿动听的声音形成巨大反差,就是对感情的强化。把“嘶哑”突出来,可以帮助我们传达“感情”,同时就要注意把“的喉咙”放下去,形成轻重对比。
“土地、河流、风、黎明”都是“歌唱”的对象,要注意体现这种“一呼四应”的关系,以免“有句无篇”。
可以在“歌唱”前面做一个停顿(把“喉咙”的“咙”字拖长音),或者,“歌唱”的“唱”字由实转虚拖长音,声断意连,在语势上与后面的句子有一个衔接。
歌唱:
(1)快: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2)慢: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快、高: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4)慢、柔: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3)两句可以有一个由慢到快、由低到高的变化,把“悲愤”到“激怒”的感情推向高点。
(3)(4)两句则可以由重转轻,由实转虚,由刚变柔。
如此,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语势变化,然后在每一句话内部也要有不同的起伏变化。
这首诗用了很多修饰语表达情感,比如上面说的“(嘶哑)的喉咙”,还有“土地、河流、风、黎明”前面的修饰语。
一般来说,“永远、无止息地、无比”这些表示时间或程度的副词,比“悲愤的、激怒的、温柔的”这些形容词对情感的抒发是更进一层的,需要着重突出。
当然,“永远汹涌”我们也可以突出“汹涌”,使“悲愤的河流”更具有立体感,以增加感染力。
如果认为某一种情感,就必须用某一种语势,就容易被固定腔调束缚。
摆脱固定腔调,就是要拒绝千篇一律,同一篇文章,同一种感情,同一句话,可以尝试不同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