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社交圈里最常接触到的人就是老师、同学、亲友。


一个人若是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将很难融入集体、班级,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来说是多么孤独和无趣!


这里列举了六个人际交往的原则,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解决人际交往问题,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1.结交朋友,先学会善待他人


每个青少年,都希望身边有一群说得来、玩得来的朋友。


想要结交朋友,首先要学会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是个人素养和美德的体现,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


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一些缺点和毛病,如果只是无伤大雅,不妨多加理解,包容对方。

“锦上添花莫如雪中送炭”,当你的朋友、同学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一定要去鼓励、开导、陪伴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能让自己快乐,也会给别人带来安慰。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拒绝霸凌


对于青少年而言,自己不愿承受的,也不要让他人去承受。


校园霸凌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霸凌他人的人,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


换位思考一下,没有人愿意成为被霸凌者,你所认为的一个小小恶作剧,却可能给另一个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任何时候,与人相处,都不要强人所难,不要去欺负他人,也要学会拒绝被霸凌,强大自我,让霸凌者对你敬而远之。



3.着装得体,给人美好的第一印象


得体的着装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落落大方的穿衣打扮,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提升对你的好感度。

想要穿出得体的风格,首先要注意结合场合着装,得体大方、自然优雅是第一要素。同时着装要与年龄身份相符,能突出个人气质。

比如在学校里,就穿好校服,并保持衣服的整洁;


出席正式场合,比如演讲比赛、学校晚会一类的活动,尽量选择正装;


走亲访友时,不穿奇装异服,落落大方即可。



4.亲密有间,保持舒适的社交距离


你听说过“刺猬法则”吗?它是人际交往的黄金定律。


两只刺猬靠在一起取暖,因为身上长有尖刺,越是靠得近,越是让自己被对方的尖刺伤害。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距离是一种美,也是对彼此友谊的一种保护。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亲密无间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最佳的社交距离,彼此之间应当保持适度的距离感,这样的关系和友谊才能更为长久。



5.尊重他人隐私,言谈举止有分寸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不想被他人打扰的私事。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隐私,做到言谈举止有分寸,是非常重要的一面。


不窥探他人隐私,是对彼此的尊重。无论多么好奇,以下个人隐私最好不要随便打听:


对方的详细情况,包括不限于对方家庭父母的职业、工作状况、经济收入状况等;


对方的过往情史;


对方的物品,不经允许不能私自翻动。


6.保护自己的隐私,谨言慎行不能忘


人际交往最忌讳“交浅言深”。


常言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在人际交往中,说得太多,对任何人都不加设防,做不到谨言慎行,自然就很容易泄漏心底的秘密。


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将会对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任何适合都要牢记“谨言慎行”“祸从口出”的法则。

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会和很多人打交道,谨记《青少年行为塑造与养成》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六个原则,在一点一滴中塑造青少年的良好行为,拒绝不良行为,助力他们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